丝虫病是是一种通过蚊媒传播的损害人们身心健康的寄生虫病,WHO将其列为世界上第二位致残性疾病。1999年我市达到了卫生部颁布的消灭丝虫病的标准。但是,消除丝虫病只代表传染源的消除,而以象皮肿、乳縻尿和鞘膜积液为主要表现的慢性丝虫病人仍然存在,慢性丝虫病人生活质量受到很大影响。目前我市仍有慢性丝虫病人100余人,我市已连续10年开展慢性丝虫病人关怀照料工作,帮助他们减轻疾病的痛苦,提高生活质量,构建和谐社会,建设美丽厦门。
省市区慰问慢性丝虫病患者A
省市区慰问慢性丝虫病患者B
按照《慢性丝虫病患者关怀照料工作方案》要求,2016年12月22日,省疾控中心寄生虫病防治科谢汉国科长、杨发柱主任,我中心荣飚中心副主任带领下,省、市、区和街镇专家人员一起走访部分患者,查看病情、询问病史以及日常的自我照料情况,讲解保健知识,指导患者进行自我照料和家庭护理,并给他们发放了慰问品食用油、宣传材料、毛巾、复方酮康唑软膏、红霉素软膏及医用纱布、棉签、胶布等物品。慢性丝虫病人对此深受感动。
省CDC杨发柱主任查看慢性丝虫病情
一、淋巴水肿/象皮肿患者的自我照料方法
世界卫生组织(WHO)推荐的淋巴水肿处理基本方法是:清洗、防止和消除皮肤破损和感染、抬高患肢、锻炼和穿
鞋。01 清洗:用室温的清洁水和肥皂自上而下清洗患肢,清除污垢和细菌。在皱褶深处,要用纱布条,深入患处反复擦洗,每天清洗1次以上。洗后用水反复冲洗干净。通过清洗能除去大部分细菌,有助于防止皮肤感染,预防和减少急性炎症发作。注意,不宜用热水;要避免损伤皮肤;保持患肢干燥,清洗后一定要轻轻擦干、吸干或吹干。
02皮肤破损的处理:可以使用高锰酸钾溶液(浓度为100mg/L)局部浸、敷,破损处涂抹抗细菌或真菌的药膏。
03 抬高患肢:抬高肢体可以减少液体在下肢的积聚,有利于淋巴液回流。坐姿时,将脚抬高至与臀部齐平的高度,重症病人如果感到不舒服,可让病人抬高至感觉舒服的高度;睡姿时,在放脚一端的床垫下放置一枕头(或砖块),或垫高放脚一端的床头。
04 锻炼:适当的锻炼有助于患肢液体回流,减轻肿胀。要鼓励病人多锻炼,以不感到疲劳为宜。较严重的淋巴水肿病人锻炼较困难,应将锻炼方法教给病人家属,帮助病人锻炼。站立时做踮脚活动,坐或睡姿时做足部旋转活动或脚尖的伸屈活动,以及散步。
05穿鞋:鞋可以保护脚免受损伤。应穿宽松的鞋,避免脚潮湿。
06 绷带绑扎:在有条件的情况下,可以使用弹性绷带。使用绷带绑扎可暂时性消除肿胀,但可引起局部皮肤发热、痒感或不舒适,且不利于锻炼。如使用绷带,应早起绑上,夜间松开,同时保持绷带清洁。
二、乳糜尿患者的自我照料方法
01长期坚持严格的低脂肪、适量高蛋白饮食。水果、蔬菜、瘦肉、蛋清和豆制品等是适宜的食品,避免饮酒。
02坚持每天大量饮水。03注意休息,避免劳累,发作期间应卧床休息。
04不要负重和干重体力活。
05避免剧烈运动;尽量避免爬楼梯或登高,难以避免时步伐要小,速度要慢。
三、淋巴管/结炎急性发作的处理
出现急性淋巴管/结炎发作的病人,应及时就医治疗,由医务人员进行对症处理。
欲了解更多厦门一手健康资讯请关注微信号微信号网址:http://www.xmcdc.com.cn
新浪微博 http://weibo.com/xmcdc
搜索“”腾讯微博 http://t.qq.com/
搜索“"
扫一扫关注我们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分享,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
相关文章
-
-
春节期间,我市有疟疾输入性病例报告,经过处置未发生本地病例。全球范围内多数疟疾病例发生在撒哈拉以南非洲。亚洲、拉丁美洲以及中东和部分欧洲地区也有病例报道。疟疾是...
2022-08-14
-
-
-
2017 年2月10日,由厦门市体育局、市老体协主办的2017年厦门市万名老年人新春健步行活动在风光旖旎的环岛路盛大举行。市卫计委组织本系统离退休职工参加...
2022-08-14
-
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是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、评价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环节,但是对于“识别后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否都必须检测”这一问题也一直是争论不休。GBZ 2...
2022-08-14
发表评论